教书育人,我之愿——专访我国教育专家曾艺超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0编辑:yezi来源:中国教育之窗阅读数:次 手机阅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有人喜欢权利,希望更多的人执行他的构想;有人喜欢财富,希望可以随意购买任何想要的东西;有人向往自由,希望每天都可以探索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每个人追求的不同,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并且是全国最知名的留学教育品牌,作为知名的企业家,他却更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老师”,并且一直追求着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他叫曾艺超,中国著名教育专家、智慧教育科技专家。

曾艺超,北京厚朴优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我国教育理论、教育科技领域的杰出青年代表。1990年出生在河南的他自幼便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人生的改变。在采访时他谈道:“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同时也是中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河南,我那时候就想,自己一定要走出去,看看世界更多的地方。”回顾那时候的学习经历,他充满了感慨。“那时候能够学成什么样,完全靠自己的领悟能力,以及夜以继日地不断重复学习。”但好在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功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并顺利取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摆在曾艺超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回到河南,会拥有不错的安稳生活,另一条是留在北京,成为“北漂”,去与全国最好的精英们竞争。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加入北京新东方私立学校,并成为一位英语语言教师。这段经历也让他意识到中国的教育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他提及了教育模式惯性的问题。他坦言,西方教育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因为过往的传统习惯与理念,一直重视应试教育,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一位老师的教学质量大多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重视实践,这也许适用于一些学科,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显然已经逐渐不符合实际需求,而受限于教育资源、知识理解等原因,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不公平性非常明显。这对于国家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是一种阻碍,也是整体教育发展的阻碍。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教育资源、知识理解、教育结构等方面去针对性提升。一次偶然的机会,曾艺超接触到了数字教育科技,这让他仿佛看到了教育发展的未来。“那时候接触到的课程视频资源筛选系统,现在看很粗浅,但是让我的授课内容有了很多灵感,很多原本没有想到的方法也证明了它们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他是一位实干家,他认为他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可以去与现代科技结合,帮助更多的教育者与学生。

从一开始钻研直到现在,这也成了他人生追求最重要的部分。他也从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为了中国知名教育品牌的掌舵人,以及一位杰出的智慧教育推动者。近几年来,他先后在学情评估体系完善与挖掘应用、学生精准化教育等方面都做出重大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在教育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其研发的“应用智慧算法的学生学情分析平台”“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及多源数据融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等现代智慧教育科技,将中国的智慧教育推向了世界前列,惠及无数学生及教育工作者。

相比于鲜花与掌声,曾艺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更乐于看到自己的成果被更多人使用。“我曾经经历过那种没有方法的苦学,也经历过人生的迷茫,所以更不希望他们再重新走一次我的老路。”这就如他创建北京厚朴优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办了线上教育一样。“北京上海是留学教育的主要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的学生就要被忽略,开办线上教育前期可能无法收回成本,但是越早开办也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获益,而这种方式也会形成良性发展,会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加入进来。”目前,通过厚朴优学的线上教育已经有近千名学生考上了心仪的国外大学,走出国门,与世界进行更深的接触,实现了他们的人生理想。

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厚朴优学拥有了更光明的未来,曾艺超感到非常的骄傲。“教书育人,我之愿;助力梦想,我之愿;智慧教育,我之愿。”曾艺超在采访的最后表示,财富、地位、荣誉都是过去的利益,只有自己不断追求的梦想,一直在前方,也会是人生价值最终的追求。

本网记者/刘盛